“促進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創業。落實各類農民工穩崗就業政策。發揮大中城市就業帶動作用……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培育發展家政服務、物流配送、養老托育等生活性服務業。——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二〇二二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指出。
基于已有經驗,無論從政策還是實踐角度看,我國家政服務業助推鄉村振興都有巨大潛力。
我國家政服務業的發展歷程
家政服務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歷經近40年的行業調整后,表現出積極發展態勢與良好發展效果,從整體上來看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萌芽階段:20世紀80年代—90年代。1983年,我國第一個家政公司成立,標志著現代家政服務業起步。在家政服務業萌芽期,請保姆、找鐘點工等開始逐步流行,這對補充就業市場對家政服務人員的強烈需求起到了顯著作用。該階段我國家政服務業發展地域受限、缺乏政策支持、行業規模;大眾對家政服務業認識不充分,普遍將家政服務人員等同于“保姆”和“傭人”;家政服務行業進入門檻較低、正規性較差、就業人員素質和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導致家政服務行業在消費者群體心中的信譽度不高。
探索階段:20世紀90年代—21世紀初。1994年,我國家庭服務業協會成立,標志著我國正式將家政從業人員納入職業序列。在該階段,我國家政服務行業尚未形成規模,但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能夠解決家政服務的基本需求。與此同時,隨著大眾對家政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多,家政服務的供給種類日益多樣,服務模式開始由單一性向多元化轉變。此外,家政服務質量在各類市場新需求的倒逼下不斷提升,家政服務行業開始出現了諸多知識技能型服務,例如育兒、營養、護理等。
快速發展期:21世紀初—2019年。2007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明確將發展家政服務業納入國民經濟總體規劃。在此階段,我國家政服務業基本框架形成,主要包括家務處理、母嬰護理和養老病患護理等板塊,家政服務業整體上呈現出個性化和多元化交織并行的發展格局。
轉型升級期:2019年至今。2019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國家商務部、發改委印發《關于建立家政服務業信用體系的指導意見》,這些政策為我國家政服務業的規;l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并提供了指引方向。
但從當前實際來看,我國家政服務業就業人員的供給還不足以滿足市場需求。有數據顯示,家政服務人員供需缺口超過2000萬人,家政服務業發展潛力巨大。
總體來看,我國家政服務業從初創到現在,已經逐漸突破傳統家政服務業的中介模式,開始向專業化、連鎖化和數字化的復合模式轉型,展現出極大的發展空間與明顯的轉型特征。隨著我國居民收入的提高、生活質量的提升和家庭結構的改變,家政服務業發展框架中簡單勞務型、知識技能型和高級管家型家政服務并存。
在此轉變過程中,應當充分挖掘家政服務業的“興農”特點,尤其是家政服務業在吸納農村靈活就業人口方面的強大能力。家政服務從業人員多為進城務工農民,他們沒有高學歷和專業技能,家政服務業切實能夠為他們在城市就業安家提供穩定平臺和職業機會。此外,從勞動力市場供需角度來看,發展家政服務業還能進一步實現城市家政服務需求和農村剩余勞動力供給的精準對接;從鄉村振興角度來看,發展家政服務業能為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提供重要渠道,在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