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家政服務的需求與供給的空間越來越大。從家政服務的需求來看,全國城鎮近兩億戶家庭需要家政服務的比例越來越高。2019年末,全國60歲及以上人口2.5388億人,65周歲及以上人口1.7603億人,分別占總人口的18.1%與12.6%。老人陪護、病患護理、嬰幼兒看護(一老一少)是當前與未來一段時期最大的家政服務需求量。從家政服務的供給來看,每年城鄉新增勞動力中相當一部分要加入家政服務的隊伍。小家政牽動大民生
近些年來,我國家政服務業規模持續擴大,眾多家政服務公司出現在各個城市,有些已形成一定品牌,服務范圍日益擴大,內部分工更加精細,服務內容開始分級。但去年以來受疫情影響,以“進家入戶、親密接觸”為主要特點的家政服務業,面臨供需雙減、人員流失、企業運營成本上升、家政培訓難以開展等諸多困難,家政服務業的復蘇明顯遲緩于其他行業。
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重振家政服務業活力,提質擴容,創新發展,需要進一步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建立健全家政服務法規與行業標準
加大立法或司法的力度,包括人大立法、政府條例、規章等,明確政府、非政府組織、家政企業、雇主和家政服務員的法律地位和責任義務。對行業準入、社會保障、市場規范等問題進行法律界定,統一規范企業資質認定、評級、監督制度,加快制定各類家政服務細分標準。
二是落實好支持家政企業的相關政策
政府重點扶持一批有規模、有品牌、公益性的家政機構。對家政服務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鼓勵民營資本投入。鼓勵家政服務企業進社區,重點支持服務“一老一少”的家政企業在社區設置服務網點,其租賃場地不受用房性質限制,水電等費用實行居民價格,閑置廠房、社區用房、城市現有設施改造應以較低成本作為家政服務培訓基地。
三是建立完善家政企業信息共享平臺
可先從家政服務業發展較快的地區做起,逐步形成全國統一的信息共享平臺。信息共享平臺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比如在為家政服務企業提供信用貸款的具體操作上,不論是引導與鼓勵商業銀行,還是評定企業的信用狀況,都需要依托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才能引導和鼓勵商業銀行為信用狀況良好且符合條件的家政企業提供無抵押、無擔保的信用貸款
四是加快實現“互聯網+家政”服務模式的步伐
大力發展家政電商、互聯網中介等家政服務新業態。通過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網絡支付等技術,將家庭服務供給側的專、兼職服務員的“零星時段”有效整合,與需求側無縫匹配,及時透明獲得服務質量反饋和追蹤記錄付費信息,對家庭服務業進行全過程管理。
五是多渠道提高家政服務從業人員素質
除了在更多的大中專、職業院校中設置家政服務專業外,鼓勵各類培訓機構,根據家政服務細分標準,為家政企業從業人員作多層次各類別的培訓,提高家政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滿足當前家政服務業市場的需求。對于某個地區而言,要制定區域總體規劃,明確相關部門的職責,集中有效地使用各類培訓資源。
六是讓員工制家政企業起到行業的引領標桿作用
切實解決一些員工制家政企業在家政服務市場中面臨的前期投入大、投入周期長、運營成本高的問題。將財稅金融支持,改善從業環境,發展商業保險,建立維權服務機制,改善居住條件等政策措施落到實處,讓員工制家政企業起到行業內引領標桿作用,帶動整個家政服務行業健康發展。
七是提高家政服務從業人員職業榮譽感和社會認同感
讓家政服務從業人員能切實體驗到職業榮譽感和社會認同感。落實相關的激勵引導政策,明確家政企業管理、工程、技工等各類人員的資質、職稱及相應的待遇,并與其他行業有個對應比照,加大優秀家政企業家與從業人員的宣傳與表彰力度。